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指定国家设计师资质认证单位 电话:029-82201326
西安科美艺术设计教育
首页 | 科美简介 | 课程设置 | 教学环境 | 报名须知 | 技能+学历 | 学生作品 | 素材下载 | 考试认证 | 在线报名 | 就业指导 | 在线留言
 
新闻标题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西安介绍
--西安介绍--
作者:科美教育 加入时间:2008/1/2 浏览次数:65609
 

西安,古称长安,曾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的都城,现为陕西省省会、中国北方中西部最大的中心城市。西安地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半坡氏族社会遗址、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华清池、碑林、明城墙等都有很高的游览和研究价值,享誉海内外。 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正是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条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西至地中海东岸。西安又称丝绸之路的起点。

名胜古迹介绍:

     小雁塔 在西安城南 1 公里处的荐福寺内,有一座典型的密檐式佛塔 - 小雁塔。小雁塔建于公元 707 年,共 15 级,约 45 米高。相传, 当年义净法师 为了保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上表请求朝廷出资修建荐福寺塔。皇帝李显极其懦弱,凡事都要皇后拿主意。皇后得知此事后,即令后宫嫔妃及宫娥、彩女都捐钱修塔。宫人们争先恐后,慷 慨 解囊。捐的钱建了 这座塔还未 用完。在漫长的岁月中,小雁塔还有一段“神合”的历史呢!公元 1487 年,陕西发生了 6 级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间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 34 年,在 1521 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 1555 年 9 月,一位名叫王鹤的小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听了目睹过这次“神合” 的堪广和尚 讲的这一段奇事后,惊异万分,把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门楣上。建国后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原来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 象 一个“不倒翁”一样,虽历经 70 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这不能不令人叹服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

     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西安南郊大慈恩寺内,是我国佛教名塔之一。唐王朝为了请当时名闻遐迩的玄奘法师担任大慈恩寺的主持,特令在寺内修了翻经院。公元 652 年,玄奘上表,请求在慈恩寺内建塔以保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和佛像,欣然同意。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其特点是:砖结构体现出木结构的斗拱风格。砖墙上显出“棱柱”来,可以明显分出墙壁开间。这些都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建筑艺术形式。大雁塔 塔 身高大,结构坚固,外观庄严、朴实、大方,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华清池 华清池位于西安城东约 35 公里处。据载, 西周曾 在这里建过“骊宫”。秦时砌石筑池,取名“骊山汤”。汉代时扩建为“离宫”。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此修建“温泉宫”。公元 747 年,唐玄宗命环山筑宫, 宫周建城 ,改为“华清宫”。因宫建在汤池上,又名“华清池”。 华清池坐落于骊山脚下,骊山是秦岭的一条支脉,海拔 1256 米,满山松柏青翠欲滴,远远望去,犹如一匹黑色骏马,古代称黑马为 骊 ,故名“骊山”。唐代的华清池毁于“安史之乱”。现在的华清池只是唐华清宫的 一 小部分。今天我们看到的华清池是在清代重建的基础上不断整修扩建而成的,占地面积 85560 平方米。
    进华清池的西门,迎面可以看到九龙池、莲花汤和 飞霜殿等 ,都是 1959 年按唐代建筑风格恢复重建的。 飞霜殿在 唐代是玄宗皇帝和杨贵妃的寝殿。当时殿前的汤池之中,整日雾气升腾。每当冬季大雪降临,宫内玉龙飞舞,银装素裹,唯独飞霜殿前化为白霜,故此得名。飞霜殿前的汤池叫九龙池。九龙池西侧的九曲回廊直通如同龙船浮于水面的石舫。石舫上有当年玄宗皇帝 的御汤“九龙汤” 。
    华清池内的骊山温泉水源及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都位于华清池东部。骊山温泉共有四个泉眼,每小时流量达 112 吨。水温为摄氏 43 度。泉水含有石灰、碳酸钠和硫酸钠等多种矿物质,适于沐浴疗养,对皮肤病、风湿病、关节炎、肌肉痛等多种疾病有一定的疗效。沿着温泉水源东侧的台阶拾级而上,就来到蒋介石在“西安事变”时住过的房子 - 五间厅。五间厅东侧的登山盘道旁有一座桥形建筑物,每当夏秋日落时,自西向东望去,但见夕阳似火,红霞万状,宛如雨后长虹,故名“飞虹桥”。骊山的西绣岭上,西周烽火台遗址仍依稀可辨。烽火台是古代的报警设置,多筑于山头之上,有专人看管。一旦敌人来犯, 夜里则 点火,叫 烽 ,白天则放烟,称 燧 ,用以报警。
    1982 年 4 月,人们在基建施工时偶然发现了唐华清宫 御汤建筑 遗址。经考古专家发掘清理,在 4200 平方米面积内发现了 5 个汤池遗址,并确认它们分别是历史上记载的星辰汤、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和尚食汤。在这些遗址上建成的唐 华清宫御汤博物馆 于 1990 年 10 月正式开放。

     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 1087 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 745 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 << 石台孝经 >> 和公元 837 年刻成的 << 开成石经 >> 。

     乾陵 乾陵是唐 王朝第 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乾县城北 6 公里的梁山上,距西安城 80 公里。乾陵修建于公元 684 年,经过 23 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乾陵以山为陵,坐落在海拔 1047.5 米高的梁山上。 梁山有三座山峰,北峰最高,即乾陵。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 240 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陵前司马道两侧排列有雕刻精美、神态生动的石刻 124 件。从南往北有八棱柱形华表、翼马、朱雀各一对,石马五对,戴冠持剑的直阁将军石人十对,四个门外各有石狮 1 对,北门外有石马 3 对,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 << 述圣记碑 >> 和 << 无字碑 >> 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 延袭到 清代,历代大同小异。

     黄帝陵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据说黄帝活了 118 岁。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黄帝陵区约 4 平方公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参观者到达桥山山顶,首先 看见路立 的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 一 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黄帝陵” 3 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 4 字。再后面便是黄帝陵。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 4 米,周长约 50 米,陵前 40 米处有一约 20 米高台,其旁 一 石碑上书有“汉武仙台”四字。此台系公元前 110 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 祈 仙求神时所筑。
     黄陵下的轩辕庙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跨进庙门,左边有一棵巨大的柏树。相传此柏为黄帝亲手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 4 , 000 多年的历史了。庙门北有一过厅和 一 碑亭,碑亭里 陈放着 47 块石碑。最北边坐落着大殿,大殿前还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挂甲柏”。据传,这是汉武帝挂金甲印烙所致。大殿雄伟壮丽,门额上悬挂有“人文初祖”四字大匾。大殿中间有富丽堂皇的黄帝牌位,其周围殿墙下还有一些陈列品。

     秦始皇陵 秦始皇 ( 公元前 259-210 年 ) 姓赢名政 , 13 岁继承王位, 22 岁亲政。公元前 221 年,他兼并了割据称雄的齐、楚、燕、焊、赵、魏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 统一全国的当年, 赢政 决定把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称合而为一,号称“皇帝”。他自称始皇帝,后代依次称二 世 三 世 ,以便千 世 万世地传袭下去。此后,中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便都沿用“皇帝”这个称号。为了使自己死后能安稳长眠,秦始皇刚刚即位就征发了 70 多万刑徒为自己修筑陵墓。陵墓修了 38 年之久。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县城以东,距西安 35 公里。 经堪查探明 ,陵园原有内外二城,内城周长 4 公里,外城周长 6 公里,陵原高 120 米,虽经 2000 多年的风雨剥蚀和人为破坏,现尚高 46 米。
     秦始皇陵历史上曾经多次遭受过大规模的破坏。最大的也是最早的一次是项羽。 << 史记 >>记载:公元前 206 年项羽入关后,曾以 30 万之众“盗掘其陵墓, 燔 烧其宫观,三十日运物不绝”,使秦始皇陵遭受严重破坏。但据考古探测证明,秦始皇陵的地宫基本完好。
     秦始皇陵的文物极为丰富,除现已发掘出的兵马俑及彩绘铜车马外,陵墓周围到处堆积着秦砖、秦瓦,不但数量多,而且形式多样。有些砖瓦上还有流利大方的图案花纹和“左司高瓦”、“左司渭瓦”、“登宫水”等字样,说明始皇陵地面建筑所用的砖瓦都是由当时的专门机构烧制而成的,并由专门官吏掌管。在陵园范围内还发现有四、五处大都是五、六排并列的下水道。这些文物遗迹,对于研究秦代建筑都是非常宝贵的实物资料。 1982 年以来,经有关专家测定,发现秦陵有强烈的汞活动。说明 << 史记 >> 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记载是正确的。由此推断 << 史记 >> 中关于秦始皇 陵其他 方面的记载也是可信的。同时,经考察发现秦始皇陵未曾被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考古技术的进步,始皇陵地宫宝库必将重见天日。届时,一定会在世界考古界引起巨大的轰动。

      楼观台 古人云:“关中河山 百二 ,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真实地反映了楼观 台丰富 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人文景观价值。素有“ 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的美誉。森林繁茂, 山青水秀 ,环境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生物资源丰富,地热温泉富集,民俗风情浓郁,构成了闻名遐迩“古、秀、幽、奇 ”的风景特色。
      森林公园始建于 1982 年,是林业部最早批建的全国十二个森林公园之一,也是西北地区首家森林公园。 1992 年被林业部定为国家级, 1997 年被评为“西安市十大景观之一”。公园总面积 2.75 万公顷。规划为东楼观、西楼观、 田峪观 、首阳山四个游园, 12 个景区, 200 余处景点,是人文、自然、森林景观融合俱佳的旅游胜地。有 40 里峡一线天、 野牛河高山 瀑布、旺 子沟古溶洞 、首阳山五彩壁石及仰天池、洞宾泉、龙王潭等自然景观;有光头山草甸、高山云冷杉、杜鹃天然林 , 数千亩人工竹林等森林景观;垂直带谱明显,季相变化万千;有说经台、炼丹峰、大陵山、吾老洞、红孩洞、龙王庙、铁等诸多人文景点。
      森林公园有木本、草本植物千余种 (78 科 197 属 ) ,其中竹类 128 种。千年古树,名木花卉,蔚为壮观。 森林公园风光绚丽,青峰碧水,深藏灵秀。春天: 层山绿 秀,嫩柳含烟,百花争艳;炎夏:群山凝翠,苍山秀水 ,清爽宜人;金秋;层林尽染,满山红遍,美不胜收;隆冬:“三友”斗雪,娇娆迷人, 涉趣无尽 。 森林公园经过十多年建设,已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基本配套的一条龙服务体系。不失为游览观光、休闲 渡假 、疗养避暑、探险考察、教学科研、议事开会的好地方。

     华山 华山位于华阴县境内,为五岳中的西岳。华山之险居五岳之首,有“华山自古一条路”的说法。华山名字的来源说法很多,一般来说,同华山山峰像一朵莲是分不开的,古时候“华”与“花”通用,正如《水经注》所说:远而望之若花状 ” ,故名。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东峰是华山的奇峰之一,因峰顶 有朝台可以 观看日出、美景,故又名朝阳峰。北峰也叫云台峰,山势峥嵘,三面绝壁,只有一条山道通往南面山岭,电影 《智取华山》即取材于此西峰叫莲花峰, 峰顶有一块“斧劈石”,相传神话传说故事《宝莲灯》中的沉香劈山救母就发生在这里。南峰即落雁峰,是华山主峰,海拔 2083 米,也是华山 最 险峰,峰上苍松翠柏,林木葱郁,峰东有凌空飞架的长空栈道,中峰亦名玉女峰,依附于东峰西壁,是通往东、西、南三峰的咽喉。
      华山山路奇险,景色秀丽,沿山路从玉泉院到苍龙 岭可以 看到许多胜景,从华山脚下到青 坷 坪,一路上风光幽静,山谷青翠,鸟语花香,流泉垂挂,令人心旷神怡。青柯坪以 东才是真正爬山的开始,这里有一巨大的回心石,站在石上往上一看是危崖峭壁、突兀凌空的“千尺幢”,胆小的人就在此停住,准备往回走了,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机会领略到华山险峰上更美的风光。千尺 幢窄陡 的石梯容纳一人上下, 370 多个石级,非铁索牵挽,难以攀登。过千尺 幢经百尺峡就 到了“老君犁沟”,这是夹于陡绝石壁之间的一条沟状道路,有 570 多个石级,其尽头是“猢狲愁” , 顾名思义,连猴子都发愁,说明崖壁是多么陡峭了。过了 猢狲愁就到 了华山北峰。

     秦兵马俑博物馆 1974 年 3 月 29 日,临潼县(现为西安市临潼区)西扬村的村民在村南打井时,无意中发现了秦兵马俑。这件事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文物局委派陕西省组织秦始皇陵秦俑考古队对其进行勘察和清理。 1975 年 8 月,国务院决定建立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1979 年 4 月底,占地 16000 平方米的一号坑遗址大厅及一些辅助工程竣工。 1979 年 10 月 1 日,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的日子,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对外展出。从此这块昔日乱石堆积、荒草遍野的穷山僻壤,顿时门厅若市,热闹非凡,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威武壮观的 秦俑军 阵风采。
     在一号坑的发掘正在进行时,因施工又于 1976 年 4 至 5 月间先后探出了二、三号坑。 1989 年三号坑发掘结束后即向观众开放。 1994 年 3 月,二号 坑正式 发掘。同年 10 月,二号坑考古发掘现场向观众开放。二号 坑采用 了边发掘边展出的方式,这在遗址博物馆和考古中尚创举。此外秦俑博物馆还展出了 1980 年 12 月在秦始皇陵西则发掘出土并修复完整的秦陵铜车马。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 230 米,宽 62 米,四周各有五个门道。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 这个坑以车兵为 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军 阵主体 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九个过洞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 主体军 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 的着 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驭手一名,车士两名。一号 坑由于 坑内进水,在建成后不久就把土隔梁的下部泡软而导致局部塌陷,现在一号坑隔墙比陶俑低的原因正是因为进水所造成的。现发掘已出土陶 佣 1000 余尊,战车 8 辆,陶马 32 匹,各种青铜器近万件。根据出土兵佣的排列密度估计一号坑共埋葬兵马俑 6000 余件。
      二号坑面积约 6000 平方米,由车兵、步兵和骑兵组成 曲尺形军阵 。 军 阵分为 四个部分:曲尺形的东端: 四边周 廊内有 172 名立射武士,中间四条过洞内有 160 名跪射武士 , 为弩兵阵。曲尺形南半部 ,八条过洞内并排着八列战车,每列八乘,每乘车后有 2 ~ 4 名车士,无徒兵,为战车方阵。 曲尺形中部:三条过洞内排三列战车,每列六乘,车后排列有徒兵和骑兵,是车、步、骑的混合军阵。曲尺形北部:共有三条过洞,每条过洞内有两乘战车,其后为八队骑兵,每队四列,为骑兵阵。二号坑的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密切联系,集各军兵种于一个阵列中。二号坑预计可出土各种武士 俑 1300 余件,战车 89 乘,车马 356 匹,鞍马 100 余件。
      三号坑面积 520 平方米,呈“凸”字形状。出土战车一乘,马俑四件,武士 俑 68 件。坑内陶俑以夹道式排列,它是秦军阵的指挥中心。 秦陵铜车马出土于秦始皇陵西侧 20M 处, 1980 年局部试掘铜车马坑时,在 一 木 椁 内出土 一 前一 后纵置 的两辆大型铜车马,出土时已残破,经修复后恢复原状。 铜车马主体为青铜所铸,一些零部件为金银饰品。各个部件分别铸造,然后 用嵌铸 、焊接、粘接、铆接、子母扣、 纽 环扣接、销钉连接等多种机械连接工艺,将众多的部件组装为一体。通体彩绘,马为白色,彩绘时所用颜料均为用胶调和的矿物颜料,利用胶的浓度塑造出立体线条。车、马和俑的大小约相当于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它完全仿实物精心制作,真实地再现了秦始皇 帝 车驾的风采。秦代的金属加工技术有了辉煌的成就,在秦陵铜车马的制造上集中体现出来。秦陵铜车马共有三千四百个零件,总重量 1234 公斤。主体为青铜铸造 , 车马金银饰品 1720 件 , 金银器总重 7 公斤。秦代工匠巧妙地运用了铸造、焊接、镶嵌、销接、活铰连接、子母扣连接、转轴连接等各种工艺技术,将 此结合 为一个整体,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特别是一、二号车的伞盖,其厚度仅 0.1 ~ 0.4 厘米,而面积分别为 1.12 和 2.3 平方米,整体用浑铸法一次铸出,即使在今天,要铸成这么大而薄、均匀呈 穹窿 形的铜件也非易事。
      至今,铜车马上的各种链条仍转动灵活,门、窗开闭自如,牵动 辕 衡,仍能载 舆 行使。秦陵铜车马被誉为中国古代的“青铜之冠”秦始皇兵马俑以它的“大、多、精、美”征服了现代人。秦俑大,首先是场面大, 3 座兵马俑坑布置在近 2 万平方米的大地上,直观地再现了秦国军队兵强马壮的宏伟场面,如此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其次是形体高大,陶俑平均身高 1.8 米,陶马身高 1.7 米身长 2 米,在世界上还没有发现比秦俑更为高大的陶俑。 秦俑多,是指数量多,三个坑出土近八千件陶俑、陶马,这在世界雕塑史上可谓独秀一枝。秦俑精,是指对每件陶俑大到身体结构,小到头发、眉毛,都精雕细刻、一丝不苟。秦俑美,是指这些不同的陶俑中间有高大魁梧、气宇不凡的将军,有威武刚毅、身经百战的武官,更有神情各异、生动传神的士兵,可谓千人千面互不雷同,喜怒哀乐各有其情,完全是当年秦军将士的真实写照。

 

 

[所有新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 西安科美艺术设计学校 陕ICP备17014705号-3
单位地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南门 ,建设东路76号科美 电话: 029-82201326
 
乘车路线:乘716、118、22、401路到建筑科技大学站下车;乘527、601、606、5、30、27、228、500、23、313、715、21、710路到鲁家村站下车,建大南门科美教育
document.writeln("